項目類型: | 項目合作 | 所在地區: | 江蘇省蘇州市城市介紹 |
---|---|---|---|
項目所需資金: | 項目合作期限: | ||
項目總投資金額: | 已投資金: | ||
項目合作方式: | 發布時間: | 2022-06-20 |
(新)一線城市 當地人口數據及GDP數據參考:2015年蘇州市常住人口:1046.6萬人,GDP:9000億元,人均GDP:85993元/人
12345
與交易雙方電話溝通針對項目進行專業評估針對項目特點匹配合適客戶為交易雙方設計專業的交易模式交易完成后的項目增值服務
項目概述: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首次向國際社會宣告: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家最為重要的發展目標,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半p碳”時代下,滋生出了新的市場需求,也產生了新的行業賽道,針對雙碳領域的能源、電力、化工及其他一系列行業,具有技術改進及結構升級的迫切需求。2022年6月,地金網組聯合國內首家進入低碳領域的專業權威機構,針對在智能電力業務、能源建設業務、節能業務、智能微網業務、多能供應、智能運維等低碳領域的業務,開展專業的化的解決方案,旨在解決“碳中和項目”各項問題。
????
低碳業務服務范圍:
一、“雙碳”研究及知識能力建設
以國家雙碳目標為引領,開展政府、園區、企業和高校等的雙碳研究課題,并在低碳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為園區、企業提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低碳/零碳示范區咨詢及規劃;幫助企業科學制定碳排放目標,提供低碳減排服務方案;提供環境治理、組織變革和可持續發展咨詢服務。開展區域碳達峰實施路徑方案、碳中和試點建設、低碳/零碳旅游景區規劃與實施方案、低碳/零碳示范區規劃與實施方案、低碳試點城市/園區規劃與實施方案、低碳建筑技術研究與運用、碳匯潛力分析與碳匯資產開發。
1.“雙碳”咨詢服務及能力建設
加強低碳及協同領域信息化建設,積極配合全國碳交易市場運行階段工作。建設能夠有效支撐全國各行業領域及相關企業低碳管理各項工作的信息化應用系統,有效支撐企業低碳目標考核、溫室氣體清單管理、重點排放源管理、碳資產管理等各項工作,加強對各類信息的收集、統計、分析和評估工作。在碳市場運行階段,為企業提供雙碳咨詢服務,提高其雙碳知識能力,熟悉碳市場交易原理和運行規律,為其開展碳交易提供力量。
2."碳排放交易員"線上培訓
培訓意義:
在雙碳目標下,中國將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碳市場。以實現雙碳目標為導向,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雙碳教育,加強雙碳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宣傳,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大力開展雙碳宣傳教育,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提高行業人員知識儲備,調動社會公眾參與雙碳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民眾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
目前,各家大型企業、政府部門急需培養一批了解碳市場相關政策,掌握碳排放核算、核查技術和碳市場交易規則的碳交易員。目前,該培訓將持續推出。也歡迎日后想從事該項業務交易的個人(或去求職、應聘該崗位的人員)推出此類有證培訓。
培訓形式:線上培訓。
?培訓時間:每月一次,每次3天。7月培訓時間:7月5日(周二)-7日(周四)。
培訓費用:5999元(包含授課、教材、考試、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頒發“碳排放交易員”證書)。
?
二、能源互聯網服務
深入開展多領域的能源互聯網學術研究、規劃與設計,構建能源互聯網與產業的融合,組織編制能源互聯網標準,持續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能源互聯網發展戰略智庫,推進能源結構轉型。
1. 農業領域:農業能源互聯網,“互聯網+”智慧能源項目
優勢:發展智能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生產中的資源利用效率。項目將太陽能光伏發電與池塘現代漁業模式相結合,建成后,在農民增收、政府增稅、就業增加、企業增效及節能減排等方面促進作用顯著。同時,項目帶動并有機融合當地產業升級,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聯動發展。
說明:以生態扶貧為契機,有機結合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建設“互聯網+光伏+風力+儲能+用能負荷”的風儲能源互聯網系統,開創綜合利用空間資源發展新能源的新模式。
成功案例:“漁光風儲”項目,入選國家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的示范項目名單。
合作單位:各地農業項目。
2.能源及電力領域:能源微網,“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項目
優勢:可以解決油田供電難、園區余熱發電并網難的“兩難”問題,又可以解決供電可靠性低、能源清潔化水平低、能效低、用能成本高、棄熱棄風棄光率高等“三低兩高”問題。
技術說明:項目通過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和智能配電網絡建設、分布式風、光及儲能建設,可有效解決石油集團針對油氣田供電可靠、降本增效等迫切問題,為油田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電力供應保障。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天然氣、油田伴生氣以及風、光可再生能源,實現自發自用,對增加清潔能源消納具有重要作用。
成功案例:打造了國家示范項目,被列為國家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
合作單位:各省石油化工集團、園區及企業。
3.化工產業領域:化工園區能源互聯網建設
優勢:在石油、化工產業領域,可解決“棄熱、棄水、棄光、棄電”問題,提高能源供需協調能力、推動能源清潔生產和就近消納,提升園區用能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穩定、高效現代能源體系,將對提高當地能源系統綜合效率、調整區域能源生產消費結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技術說明:多能互補集成優化與智慧能源產業的創新實踐,國家將從新能源指標、上網電價、并網的便利性等方面給予支持。
成功案例:在全國首批23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綜合得分排名第一。
合作單位:全國各地的化工園區及企業。
4.數據中心: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應用
優勢:各地數據中心是數據中心“能耗大戶”。2019年我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7.4萬個,大約能占全球數據中心總量的23%,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227萬架,并有增加的趨勢。因此,我國乃至全球數據中心的節能減排和降低運營成本面臨巨大挑戰。因此,構建融合數據中心的綜合能源系統,降低能源消費總量。
技術說明:基于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儲能技術和分布式能量管控技術與數據中心、物聯網環境感知技術進行有效融合。
成功案例:中國電信“互聯網+”十大項目。
合作單位:全國各地數據中心。
三、低碳城市與建筑業務領域
城市是綠色低碳發展最重要的載體。十年前,中國啟動低碳城市試點工作,低碳試點城市帶動作用顯著,在大連、三亞、貴陽、南昌、南寧等試點城市帶動下,很多非試點省區、城市積極尋求碳排放峰值和實現路徑,這對實現中國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標意義重大。開展以低碳(零碳)為特征的建筑、園區、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筑領域的低碳城市與技術研究、建筑碳排放方法學研究、可再生能源替代應用,推進產城融合的低碳未來城建筑落地。
成功案例:
“互聯網+智慧能源”特色小鎮規劃及建設;提供規劃及申報咨詢服務的“特色小鎮”成功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被評為中國特色小鎮50強。
低碳示范區;打造全國第一個低碳示范園區。
????
四、低碳環境業務領域
開展環境領域的綠色低碳規劃業務,聚焦固廢領域的碳減排,開展廢棄物處理與低碳環境資源化利用、垃圾低碳化系統設計、技術研發與應用,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1.針對學校的綜合環境治理項目
項目說明:該項目系統主要由太陽能中溫厭氧反應裝置、常溫厭氧反應裝置和好氧深度污水處理設施等部分組成,可基本消化校園產生的有機固廢和生活污水,使之轉化成可再生清潔能源、有機肥料和中水。
系統產生的沼氣可替代部分天然氣用于學校食堂;產生的中水可取代自來水用于校園綠化、景觀用水和沖廁;經固液分離后的沼渣是優質有機肥,可施用于綠化地。
2.? 針對生活垃圾的綜合處理項目
項目說明:該項目垃圾機械分選和碳化裂解兩個主工藝系統組成,項目建成后陸續調試、消缺、試運行,各項檢測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廢氣排放較垃圾焚燒有大幅度改觀,實現了垃圾分選+干垃圾碳化裂解的突破。
3. 針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治理與能源化工程項目
項目說明:該項目針對制藥行業廢水處理及其資源化利用,解決了制藥行業廢水處理及其資源化、能源化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4.針對惡臭氣體的協同催化除臭工程項目
項目說明:該項目針對現有化工行業高毒性、低閾值VOCs處理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安全性差、集成度低等問題,已經成功地解決了含有機硫、硫化氫、有機胺及醚類、酯類等不同惡臭物質的幾十個大風量、低濃度復雜廢氣治理難題。
五、碳金融服務
服務雙碳目標下低碳技術和項目投融資,以法律法規作支撐,在市場化的平臺上服務碳金融產品的交易和流通,助力低碳持續發展。
提供碳資產開發管理服務:設立企業能源消耗控制目標與措施;識別企業潛在減排降碳量和CCER碳資產價值;幫助企業引入綠色能源或高質量節能減排技術;提供中國核證減排CCER(核證自愿減排量)相關服務,協助用于碳排放權履約或在市場進行銷售。
提供碳交易服務:采購并儲備多元化碳資產;參與各試點市場的配額及CCER交易;代辦交易所開戶及CCER交易;幫助CCER變現、獲取配額、順利履約。
六、大數據與數字孿生服務
以數據作支撐,為控排對象對標行業標準,設定科學減排目標及實施策略,致力于碳足跡信息挖掘,以數智化模式引領雙碳目標的實現;建立碳排放大數據平臺(區域碳排放監測平臺、企業在線碳核算與監控平臺、企業碳資產管理平臺)進行雙碳研究及項目開展。
幫助客戶構建綜合智慧能源平臺的總體目標,實現“五化”:1、能源供應清潔化;2、能源消費電氣化;3、能源配置智慧化;4、 能源利用高效化 ;5、能源服務多元化。
解決方案:集合光伏電力、冷熱電三聯供多能供應,大力發展光伏、屋頂熱水、儲能等能源建設,將風機泵機、空調照明節能、污水處理等能效數字智慧化管理;以數字化應用為主線,實現能源流、信息流、控制流合一,提供低碳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
????
專家團隊:
國家發改委2030能源戰略專家、國家能源局專家;國家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負責人、國網新能源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專家等組成的專業技術團隊。
????
歡迎各地政府機構、央企、國企、大型企業、開發區等與本網合作!
業務咨詢電話:
13584059188(徐總); 13372021126(張奕飛);
地金網因業務迅猛發展,歡迎各地業務加盟招募合作:
2022年地金網全國主要城市業務加盟合作,歡迎共贏發展!
加盟咨詢:13584059188(手機號同微信號);13372021126(手機號同微信號);
歡迎掃描下面二維碼報名。
手機:徐文潔 13584059188; 甘鵬潤 13818397298
郵件:dcjr1688@126.com(文件資料請發郵箱)
說明:本網不收取任何會員費用。只收取項目成交后的居間服務費。前期無任何費用。
本網交易規則:買賣雙方見面前,本網負責人必須跟賣方負責人再次電話溝通確認交易數據后,再進行交易對接,確保交易信息準確。
免責聲明:上述項目信息僅用于參考,不構成任何承諾或法律文件。
嚴禁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南京市漢中路89號金鷹國際商城35樓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劃、設計、制作:北京中視紫金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郵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13054326號 蘇公網安備 32010402000026號
服務時間:09:00-20:00
郵箱:dcjr1688@126.com
投訴電話:13584059188